目前分類:藝術教育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會員大會改期:12/19(星期日)下午100

   

 

原訂12/15(三)因無教室空間使用,

 

會員大會改期,敬請會員出席參加,感謝!   

 

 

▼▼▼▼▼▼▼▼▼▼▼▼▼▼▼▼▼▼▼▼▼▼▼▼

 

     藝設系99會員大會

  

 

◆ 時間:12月19日(週日)下午1:00-3:00

  

 

◆ 地點:國北教大藝設系館401教室

  

 

▲▲▲▲▲▲▲▲▲▲▲▲▲▲▲▲▲▲▲▲▲▲▲▲

 

 會議流程:

·指導老師致詞

·畫會宗旨

·工作進程

·討論提案

·板橋435藝文特區展覽規畫

·會務分組

·創作方向分享

·活動預告、結語

 

▲▲▲▲▲▲▲▲▲▲▲▲▲▲▲▲▲▲▲▲▲▲▲▲

 

 

 

***【99-12月份連繫事項】***

  

 

 

【聯繫1】

  

 本會擬定組織章程草案,

 

           有了組織章程,

 

           便能較容易申請許多免費的展覽空間, 

  

           請參閱『組織章程草案』內容,於會員大會提出建議。

 

 

 

 

【聯繫2】

  

     ◆  歡迎發揮創意,提供畫會名稱或徽章。

 

 

 

 

【聯繫3】

  

◆ 歡迎參加明年展覽,

  

     展出名冊與作品張貼以前作品圖檔OR近期的創作作品皆可,

  

    實際展覽則期望以新作為主;至少1件,最多3件。

  

     可自行打字寄至展覽組信箱 ta060222@mail.jkes.tyc.edu.tw

  

     或列印表格自行填寫、貼妥相片後,

  

     於12月15日 交給展覽組彙整。

 

 

◆ 展覽時間:100年3月1日-3月20日

 

◆ 展覽地點:板橋435藝文特區

   

◆ 開幕茶會:100年3月5日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進師培生技能計畫 --- 陶藝創作工作營 

 

工作營時間:
  
   11/29-11/30    9:00~17:30
   
工作營地點: 藝術館1F中庭

*講師: 英國陶藝家Jack Doherty
  
*工作營報名請洽詢M300系辦 阮助教  分機:3401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樸真-傑克.多爾蒂Jack Doherty蘇打窯陶藝創作展

展覽期間:11/30(二)-12/4(六) 10:00時至19:00時

開幕酒會:11/29(一)晚間18:30時至20:30時

展覽地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館2F展覽廳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增進師培生技能計畫 ---

規劃版畫、陶藝、金工、玻璃等研習課程

敬請留意藝設系最新公告  歡迎報名參加

國北教大藝設系:

http://s12.ntue.edu.tw/news/news.php?class=101

陶藝創作營:

http://s12.ntue.edu.tw/news/news.php?Sn=507

  

課程(一):現代版畫研習工作營

時間:11/6-7(週六;週日)上午9:00-17:00  

時間:11/13-14(週六;週日)上午9:00-17:00  

地點:北教大藝設系203教室  

 

一、活動名稱:《現代版畫研習工作營》 

二、日期:民國99年11月6日(星期六)、11月7日(星期日)、

          11月13日(星期六)、11月14日(星期日),共4天。

 

三、參加對象:本系大學部學生與研究所學生。

四、招生名額:25人(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

五、活動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六、收費標準:報名x費元,課程費用x元,合計x元,材料費另計(開學後再收)。

七、活動內容:

版畫作品及特性

紙孔版又可稱新孔版,是一種很有趣的孔版版畫製作方式,

起初是日本人發明,需要有專門的紙張、油墨和壓印臺,

而成本皆很高。但是經過台灣人的改良後,

紙孔版變得十分的簡易使用,而且成本很低。


    紙孔版的製作須要有硬度高的鉛筆、不同粗細的砂紙、

 

壓印臺和條狀水性油墨,還有廠商所開發的特殊蠟紙。

成本不高,且製作也十分方便。只要使用6H的鉛筆在墊於砂紙上

 

特殊蠟紙作畫,將臘磨掉後,在蠟紙和紙之間的孔隙中擠上水性油墨,

黏合好後,將要印的紙放在壓印臺上,只要壓好,一張作品就出現!

 

 

八、師資及課程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駐校藝術家    沈金源

經歷 

‧1982-1984 十青版畫協會會長
‧1985~ 國際造形藝術家協會會員
‧1994-1996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理事長
‧1995~中華民國第三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評審
‧1996~蒙特婁Atelier Circulaire藝術家成員
‧1997~獲選駐日本創作海外藝術家/五日市,東京
‧1997~任加拿大北美藝術家文化協會秘書長
‧2001-2003 任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龍舟會藝術顧問

 沈金源

 

日  期

課    程

指 導 教 授

11/6(六)

   9:10 - 12:00

感光樹脂版介紹、示範

沈金源  老師

11/6(六)

  13:10 - 17:00

感光樹脂版製作試印

圖稿繪製

沈金源  老師

11/7(日)

9:10 - 12:00

感光樹脂版學員製作

沈金源  老師

11/7(日)

13:10 - 17:00

感光樹脂版學員試印

沈金源  老師

11/13(六)

9:10 - 12:00

新孔版示範印刷

沈金源  老師

11/13(六)

13:10 - 17:00

感光樹脂版一版多色學員製作試印

沈金源  老師

11/14(日)

9:10 - 12:00

學員創作

沈金源  老師

11/14(日)

13:10 - 17:00

檢討作品交流分享

沈金源  老師

 

 

 


    關鍵就在於使用不同粗細的砂紙可製造出各種不同的筆觸,

用此作變化再加上自己的巧思,創造出一件好作品也不是一件難事。

但紙孔版因材料限制,較難創作出大張作品,是它的創作限制。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美術教育史的回顧與啟示─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相關思考

 

資料來源:http://artgrad.ncue.edu.tw/ae_web/book_2_02_su_1.htm#top

 

書目:蘇振明(2000)。二十世紀美術教育史的回顧與啟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相關思考。美育雙月刊,117,84-92。

評論者:曹勝豐

 

二十世紀美術教育史的回顧與啟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相關思考 

二、 二十世紀世界美術教育史的啟示
(一) 藝術教育學說與思潮:二十世紀初的「進步教育運動」和齊澤克Cizek的美術教育理念,開始將天賦人權、潛能開發、觀察與想像的理念引入美術教育中。
(二) 藝術教育組織與運作的發展:1919年包浩斯學院的創立,1910年起,藝術教育專業機構和相關法令陸續產生,1954年國際美術教育協會INSEA成立。
(三) 國內外藝術教的互動:相關藝術教育法令、民間推廣美育機構的成立及美術館教育研討會的陸續辦理,使得台灣藝術制度更為完善、交流互動更為活潑。


三、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相關問題的思考

如何透過藝術教育的實務系統形成良好文化功能效應以至於發展出符合土地與族群文化效應的 「臺灣主體性的藝術教育」呢?

答:「師資養成與再教育」和「教學活潑化與品質化」,將是決定 「藝術與人文」文化工程相關配套的最重要元素;
(一) 負責藝術教師培育工作的師範院校,如何因應「藝術與人文」新課程做好師資養成的任務,必得從師範生藝術課程架構、師資與教學系統進行檢討與重整。
(二) 因應師資多元化的趨勢,將有一大批非師範院校系統的藝術青年投入藝術教師市場的競爭,若未能充分掌握教師資格鑑定與教學品質的監管,將會造成藝術教師素質氾濫、教學品質參差不齊的危機。
(三) 當前台灣中小學從事藝術教學的教師,仍未達「專才專用」的理想狀態,偏遠學校的藝術教師經常是老弱殘兵或導師兼任。
(四) 台灣的中小學藝術教育,因受到升學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經常淪為所謂「副科」或「休閒課程」。
(五) 過去國內對於藝術教育的獎勵制度,對長年努力於藝術教育學術研究、實務推廣的團體或個人並未受到關心與激勵,因此設立有關「藝術教育貢獻者獎勵辦法」,是不可忽略的一件文化政策。
(六) 配合現有中小學學生藝術創作比賽,加強辦理藝術教師從事教學及教材教法的研究發表,避免藝術教育仍停留在栽培少數選手式藝術明星的不公平現象。
(七) 將現有「中西藝術史」擴充為「國內外藝術史」,其中「國內藝術史」部份將以台灣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為講授內容,並列入研究所及藝術教師證照考試範圍。
(八) 二十一世紀的藝術教育將是學校和藝術館、音樂館、文化中心互動合作的大時代,如何建構學校與社會文化機構資源共享,將是藝術教育研究者和推動者的重要課題。

四、 結語
藝術教育的的終極目標在建構「台灣主體性藝術教育」的精神體系,並希望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新藝術教育必須具備課程本土化、內容現代化、師資專業化、教學生動化、效應全民化的六大原則。同時九年教改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在學習系統上強調幼兒綜合藝術課程理念與教學活動九年一貫的向上延伸,進而企求藝術學習活動的全民化與終身化,帶動二十一世紀台灣藝術與社會改造、產業升級。

二十世紀世界美術教育史的啟示
「藝術史」不等於「藝術教育史」。

觀念的釐清

藝術史

探討藝術品、藝術家及社會的相關性,也就是在闡明自古至今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藝術家及其作品風格的發展脈絡。

藝術教育史

探討藝術教育的理念、政策、課程、師資、教學活動及其社會文化效應;也可以說「藝術教育史」是在探討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教育學說理念,對教育政策、師資養成、課程與教學、教學與社會變遷的相關性。

「藝術創作者」不等於「藝術教育工作者」。

藝術創作者

是藝術品的生產者,其角色成就目標在於自我表現與滿足,繼而累積社會共同的文化資產。

藝術教育工作者

是藝術品與藝術文化的推廣者,其角色成就目標在於透過教學推廣或媒體傳播,期能達成社會藝術消費人口、消費品質的提升與全民美育的落實。

 

()藝術教育學說與思潮

1.二十世紀初的「進步教育運動」和齊澤克Cizek的美術教育理念
2.
德國學者Buhler和瑞士學者皮亞傑Piage更進一步探討兒童繪畫和語言、心理和認知模式的相關性
3.
羅恩菲爾對觸覺與視覺型創造風格的研究,和二十世紀末美術教育與右腦潛能開發的理論發現重要史例
1.
一九O五年德國Kerschensteiner著「繪畫能力的發達」,肯定繪畫與勞作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課程
2.
戰後日本山本鼎提出的「自由畫教育思想」,從自然主義和自由教育的角度來討論兒童畫
3.
英國里德的透過藝術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論著,西方學者更普遍認同透過藝術教育對創造力的啟發是現代人必備的基礎課程
4.
八十年代美國DBAE的課程理論,揭示了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觀,不僅建構了藝術課程的系統化並積極肯定藝術鑑賞教學,此學說傳入臺灣之後,對新課程的理念與內涵多所影響。

() 藝術教育組織與運作的發展

1. 一九一九年包浩斯學院的創立,強調理論應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應具備應用所有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的能力,展開戰後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產業設計的新契機
2.
一九五四年國際美術教育協會INSEA成立,進一步促進了世界各國美術教育家的相互了解、交流與國際合作,並豐富了美術教育理論與實務的發展,且提升了美術在全球國民教育上的地位

()國內外藝術教育的互動

1. 一九O七年,石川欽一郎首次來臺任職臺北市國語學校美術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寫生觀察教學,讓臺灣的傳統美術跳脫 「中國文人畫」只重臨摹的侷限
2.
O年代,臺灣也因應世界創造主義藝術教育思潮的發展,開始推動 「自由創作」與 「造型美術」的思想
3.
O年代開始,「兒童美術集體創作教學」理念與活動普遍推行,美術不再只是個人的自我表現,亦可擴及群育與環境美化設計的教學統合。

相關藝術教育法令
1.
一九九三年國民中小學增列 「鄉土藝術」教學
2.
一九九七年的「藝術教育法」
3.
一九九九年的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改革,將是臺灣藝術教育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臺灣的藝術教育發展

 

第一期是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日治時代的「啟蒙期」

第二期是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國民政府戒嚴時代的「發展期」

第三期是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的「生根期」。

藝術教育的生根意識與終極目標在於建構 「臺灣主體性藝術教育」的精神體系,並企求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新藝術教育必須具備課程本土化、內容現代化、師資專業化、教學生動化、效應全民化約六大原則。

 學校美術教育與臺灣美術發展
臺灣的學校美術教育

兩萬年以前

台東長濱文化和台南左鎮文化:舊石器時代遺物史前藝術品。

兩萬多年來

常民文化藝術品:以石刀、石斧、陶罐、陶瓶、陶碗為多,皆為本島初民藉其直覺感受或雕琢或塑造,具質樸的自然美造型。

明鄭時期

傳統文人書畫藝術:較能代表才智階級以及貴族品味的精緻文化之書畫藝術,源自大陸福、廣、江、浙的傳統文人書畫藝術,堪稱明、清台灣畫壇之主流。

日據時期

劃時代的變革:這五十年裡,台灣地區產生了第一批的西畫家、膠彩(東洋)畫家以及接受西方雕塑理念所訓練日本的第一批雕塑家。

日據後半期

台灣新美術運動:留日畫家在台灣新美術運動的洋畫啟蒙時期中扮演著領導地位。
師範教育:
1.1896
年總督府於台北芝山巖成立「國語(日語)學校」(台北師範學校前身)
2.1897
年伊澤修二於「東京帝國教育會」演說「台灣現在與未來」提倡『有用學術』並增設圖畫教育等。
3.1902
年台北國語學校首次把圖畫列入學校課程中。
4.1919
年臺北總督府公佈師範學校規則,指出師範學校的圖畫教育旨在 :「訓練學生能夠精密的觀察物體,正確而自由地作畫,並且學會在公學校教授圖畫的方法,同時訓練設計培養美感。」其目的僅在於培育能勝任國小(公學校)美術教育基本能力的素養。

光復以來

美術專才教育:
1.1947
年台灣第一個大專院校美術科系:省立師範學院(台灣師大前身),以培育中等學校美術師資為主。
2.1949
年省立師範學院改為藝術系。
3.1951
年政工幹校(政戰學校前身)成立「美術組」。
4.1953
年蔣公發表了「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一方面強調「質文並重」的藝術理念;另方面也指示教育文化界對於振興和導正音樂、美術風氣責無旁貸之職責。
5.1960
年政工幹校改制為四年制的「藝術系」。
6.1962
年國立台灣藝專設立美術科,中國文化學院成立藝術研究所。
7.1963
年中國文化學院成立美術系……..
8.1967
年省立師範學院又改為美術學系。

師範學校(尤其北師)在日據時期新美術運動的洋畫啟蒙中所扮演之重要角色地位,師範生之所以能在台、府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要可歸納出幾點原因:
1.
臺民只有醫學校、師範學校和實業學校(職校)而已,其中,師範學校具有公費待遇,且無謀職之虞,故多為一般中下階層精英子弟報考之目標。
2.
師範生畢業後一律是公學校「訓導」,不少師範生對於正課僅存過關即可的應付心態,而把大部分的時間轉注於音樂、美術等等藝能科目,不但能在公學校中獲得重視,甚至還可藉以調劑身心,提昇社會地位。
3.
師範學校的美術教師均來自日本,尤其以任教於北師的石川欽一郎最富盛名,他在北師任教期間,領導校內和校外的學生組成七星畫壇(1924-27)、台灣水彩畫會(1924-32)和赤島社(1927-33) ,不但帶動北師西畫風氣之蓬勃,也使北師成為孕育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主要搖籃。
師範教育和中等教育對於日據時代台灣新美術運動初期的洋畫啟蒙功不可沒,但畢竟不是專才教育的美術科系,學生在畫壇中的優異表現,大多得力於運用課餘時間積極追隨老師學習用功所得,因此,老師的風格與專長,對於學生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當時任教於北師的石川欽一郎長於水彩,故北師學生畢業之初也僅以水彩擅長,這種發展條件的限制,使得日據時期台灣地區學校美術教育之水平,始終侷限在某種一定的範疇而難以突破。日人溪歸逸路當時就曾在「台灣時報」中指出:台灣繪畫發展遲緩有「十年如一日」之感,主要基於缺乏完整的研究機構(美術學校);在這種艱難而侷限的學習環境之下,想要在美術方面繼續深造者,自然只有循留學一途了。
究竟何種誘因驅使當時留學習畫蔚成風氣呢?其中台展、府展以及日本帝展等的激勵,應當發揮了相當功能才是。
1.
一方面基於台展、府展的優厚獎金之鼓勵;
2.
另方面也由於當時主辦當局、地方人士以及傳播媒體之重視,無形中提升了藝術家的地位。
3.
此外,也基於某種在當時殖民政權統治下,台胞無法獲得政治地位之平等,而希冀藉由台、日藉畫家皆可角逐的大展中,大獎席位之獲得,來補償一種「揚眉吐氣」的心態。
這種競賽風氣之受到重視,不但刺激更多的藝術愛好者留學接受專業訓練,同時也促進美術團體的興起。從教育的立場而論,台、府展也是一種社會藝術教育。

(
)蘇振明(1996) ,回歸鄉土展現本土台灣省本土美術教育的理念探索:
壹、鄉土美術與本土美術的界說

 

鄉土美術

本土美術

定義

指的是本土的民間藝術,即所居住地方的民間美術。台灣鄉土美術,指的是在台灣地區的傳統民俗美術;其中包含各族群長久累積形成的宗教文物、民俗繪畫與生活器物、屋舍建築等具有審美價值的美術。

指的是代表當地文化主體意識的美術。這種本土性美術包含「精緻美術」(Fine Arts);同時也包含「通俗美術」(Popular Arts)。換句話說,一個進步國家的本土美術,應根源於該國家民族自主性的文化意識來發展,並使其內涵兼具有「精緻」與「通俗」完整領域,以建構金字塔式的全民美術體系為最高理想。

研究重點

是「傳統性」文化意識的確立。

是「現實性」文化發展的整體考量。

貳、從「尋根」到「自立」的文化歷程
一、台灣美術的「尋根」風潮
年代的鄉土美術運動純屬民間文化學者及媒體的自省活動,官方單位除了冷眼旁觀外,沒有政策性的行動參與。
年代的鄉土美術運動,肇因之ㄧ是台灣民間團體及在野黨立法委員展現政治解嚴後的「本土文化抗爭運動」;肇因之二是執政黨為順應民間「本土文化意識」的訴求,推出「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計劃」。解嚴後時期的「本土文化運動」,民間學者的訴求重點在於「自主性文化意識」的重建,而不再是鄉土意識的尋根。
二、本土美術教育的實踐理念
建構金字塔式的全民美育文化架構,是台灣美術教育本土化發展的最高理想;依此理念所呈現的台灣本土化美術,其內涵將具有生活性、多元性、時代性與全民性四大文化特質。
參、國民小學「鄉土美術」的教學意涵及特質
一、「鄉土教學活動」的教學總目標
二、「鄉土教學活動」中的傳統美術教材
三、國民小學「鄉土美術」的教學價值
四、國民小學「鄉土美術」的教學現制與建議
筆者針對其困擾原因和因應之道分析之:
(
)為因應鄉土藝術師資延聘之困擾, 建議將國小中、高年級之美勞、音樂科一律採專才專用之「科任制」;並將「傳統美術」的授課時間與內容合併由美勞科任教師依法執行。
(
)為謀求鄉土美術與美勞科課程目標的統合學習效應,任課教師宜將兩課程的目標對照研究(如表一) ,使鄉土美術的總目標能與美勞科的表現領域、審美領域、生活實踐領域相互照應,讓學生的學習心得能達成統整的美術文化觀。
(
)鄉土美術的教學較強調審美認知與審美情意態度的培養,所以應發展具體有效的「兒童美術鑑賞教學」,以落實鄉土美術與美勞新課程目標。
(
)各校宜籌設「鄉土教學資源中心」,充實有關鄉土藝術教學的各種媒體資料,並規劃「鄉土藝術校外教學參觀」與「社區藝術家駐校辦法」。
(
)各縣市教育局與文化中心成立「鄉土美術教材編輯委員會」,有系統的出版各類富有地方文化特質的鄉土美術教材,並配發給各校作為輔助教學。
()

國小美勞科新課程總目標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總目標

() 表現領域:運用造形媒體、體驗創作樂趣、培養表現能力。
(
) 審美領域:經由審美活動、體認藝術價值,提昇審美素養。
(
) 生活實踐領域:擴展應用藝術及結合生活科技知能,涵養美的情操,提昇生活品質。

() 增進對鄉土歷史地理自然語言和藝術等的認識,並培養保存傳遞及創新的觀念。(鄉土美術的認知)
(
) 培養對鄉土活動的興趣以及欣賞的能力,激發愛鄉情操。(鄉土美術的審美態度)
(
) 培養對各族群文化的尊重,以開闊胸襟與視野,並增進社會和諧。(鄉土美術的生活實踐)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榮格與表達性藝術治療

 

榮格(Carl G. Jung)認為心理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個體化的歷程,尤其是在原型層面上的發展。個體化涉及了自我與本我之間不斷的對話,而這樣的心靈活動卻無法直接闡明它,所以需要通過發掘和體驗夢境、幻想、積極聯想與日常生活中的原型象徵,來幫助個人進行個體化。因此,榮格使用許多不需透過語言作媒介,如藝術、幻想、積極聯想等方法,將無意識中的情感、想法與衝動,導入意識之中來回應無意識,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故榮格可說是運用表達性藝術作為心理治療中溝通與整合媒介的先驅者。

 

而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旨在經由各種藝術的媒材如,戲劇、書寫、繪畫、舞蹈、音樂…等等來表達人們內心的思緒、感受及經驗,其所表達的內容可能是意識、亦可能是無意識的層面。榮格同時注重人們透過各式媒材所表達出意象的意識與無意識層面,他認為不論其意象的形式為何,都具有象徵性,而象徵是原型在這個世界的顯現,是一些經驗中產生的具體形象,帶有原型層面的意義和情感,因此透過藝術型態的象徵,個體有機會理解原型本身,而邁向個體化歷程。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本文刊載於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出版

   「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論文集」

 

覺文化範疇下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設計初探

斌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教育與行政組研究生

 

 

摘要

本文以多元文化、視覺文化、課程設計等三個層面來進行探討,認為在多元文化的潮流與趨勢下,藝術教育是傳達文化價值的最佳角色,而視覺文化的範疇則是跨文化學習的適當管道。課程設計時可採取「以藝術經驗為主軸,認識彼此差異,引導跨文化的共同價值」之原則;藝術教學能否平衡藝術本質和文化議題的學習,關鍵在於教師專業自主的認知和選擇,以及根據認知和選擇所形成的課程目標與內容。設計課程時,應建立文化與藝術圖像的探索順序和選擇標準,文化探索應從個人擴展到群體,再回歸個人;圖像選擇應兼顧藝術性和意義性,並思考藉由圖像所傳達的訊息和觀念。課程結構可採用主題式統整課程教學法,結合外界資源,以設計完整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視覺文化、多元文化、課程設計

1. 緒論

1.1研究動機

近年來藝術教育界不斷地在探討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議題。對於基層藝術教師而言,如何站在專業自主的立場,將兩者的概念應用到課程設計中,才是真正切身相關的問題。基於此趨勢和需求,本研究便以多元文化的理論為基礎,結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觀,探討視覺文化概念下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並實際設計一套課程方案,期能做為以基層美術教師的立場,將理論轉化為實務的嘗試與範例。 

1.2研究目的

1.探討以視覺文化為範疇發展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的原因

2.探討以視覺文化為範疇設計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時的基本原則

3.綜合研究結論,發展一套以視覺文化為範疇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方案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蒐集期刊與專書上有關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文獻,從文獻分析中探討視覺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間的關係,並比較正反面意見,整理出課程設計的原則,再依此原則實際設計一套教學方案。

2. 多元文化環境中藝術教育的角色

2.1 多元文化的世界趨勢

文化的交流與影響一直是人類歷史的常態,因之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現象早就是人類歷史的一部份(Freeland, 2001: 42, 47)。近代殖民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達,則加速了多元文化現象普及到全世界的速度,此外科技進步與資訊流通,也使的文化間的界線越趨模糊,而呈現多元融合的現象(Sturken & Cartwright, 2001)。文化的「多元」不只存在於各血統、族群、國家之間,它同時涵蓋一個國家或團體之內,因不同習慣或不同屬性而形成的各種文化圈,如大眾文化、流行文化、青少年次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圈也彼此錯綜交疊,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因此亦屬於日常生活多元文化的範疇。不過由於文化間的接觸機會增加,衝突與矛盾也隨之產生,文化擴張與反擴張的抗爭,正是當代文化的主要現象之一(McFee, 1995)。在此衝突頻傳之際,要求瞭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學習包容與接納彼此差異性的聲浪也不斷湧現,尤其是如何透過教育來達成此目的 (McFee, 1995; Ballengee-Morris, & Stuhr , 2001;郭禎祥,2001)  

2.2以藝術做為文化學習的窗口

至於該透過何種教育方式來促進文化的理解?早在1930年代美國教育學者John Dewey就曾提倡藝術在增加文化瞭解與消弭衝突上的角色,其1934年的著作”Art as Experience”便闡述藝術為全球化的語言,是瞭解其他文化的最佳窗口(Dewey, 1934; in Freeland, 2001)。國內藝術教育學者郭禎祥(2001)也認為,從人類關係來看,無法理解社會的多元性往往導致種族、階級方面的緊張關係,而藝術藉由分享過去和現在的文明與文化知識,提供學生更好的跨文化理解,進而能促進文化尊重與人類關係的和諧。隨著後現代教育思潮的演進,多元文化和種族、階級、性別一樣,已被認為是後現代藝術教育的重要議題(Neperud, 1995),這顯示出我們比以往更關心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以及藝術對於全體人類的貢獻,藝術不再被視為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與世界脈動緊緊相連的重要環節。以藝術帶動文化和諧的理念,與教育培養全人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的目標相輔相成,也和人類共有的理想一致,有鑑於此,在藝術課程中融入文化關懷等人道精神,不但無可厚非,也是藝術教育者應當展現的責任與風範。 

2.3 透過藝術理解文化的關連和共同價值

藝術的另一重要之處,在於它能串連起各個文化的關連性。除了藝術是各個文化的共同語言外,藝術教育學者Eisner(1991)特別強調,藝術經驗的本質能夠鼓勵我們去關注事物間的關係,體會事物的微妙互動與細節變化,因此藉由藝術經驗,可以幫助學生更敏銳地去體察文化之間的命脈關連。此外文化之間的脈動反應出全體人類的休戚與共,而唯有以「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每個文化,我們才能瞭解全體人類真正的共同需求。Eisner認為,藝術多樣而豐富的表現性,不但能捕捉人性的共同特質,也能夠將其轉化為每個人都能分享的共同語言,是體認人性需求的最佳媒介。同時,當學生透過藝術認識其他文化後,也能藉由同樣的方式回頭觀察自己的文化,學習以不同的角度來檢視自己的態度、信念、與價值觀。藝術學習讓我們能夠培養瞭解別人與自我省察時,所必須具備的注意力和敏銳度,而這些能力正是群我與文化之間能否和諧共處的關鍵,誠如Eisner(1991: 259)所言,「藝術發展出人類關懷所需的感應力......因而使我們對這個世界更有意義」。以藝術教育培養文化的包容與尊重,也許理想成分居多,仍需更多的實證研究,但其正面精神仍甚為可貴。藉由此過程,學生不但學習了藝術,也認識到理想的可能面貌。我們應該盡量提供學生接觸正面價值的機會,因為學校是社會價值的最後一道防線,而在各個科目中,藝術有絕佳的位置能浸潤於理想觀念的洗禮,因為藝術領域不像其他學科般,不得不應付沈重的考試壓力與課程進度,而有更多的時間和彈性來引導價值學習,並非其他科目不能為之,而是不如藝術領域來的適合。 

3.以視覺文化做為文化學習的管道

3.1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現象密不可分

我們可以透過藝術瞭解文化,但這裡所謂的「藝術」,其內容與範疇為何?藝術教育學者Postman(in Duncum, 2001: 102曾言,認識一個文化最清楚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它用來和我們產生對話的工具,而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訊息,都是直接或間接的以視覺符號為媒介來傳達,如各國的媒體、消費產品以及廣告等等,這些視覺影像在傳遞資訊的同時,也呈現了國家文化、族群文化、大眾文化、流行文化與次文化等等各種層次的文化意涵。藝術教育學者Duncum認為,我們現在身處於一個「文化的社會」,在此社會中,任何一個生活經驗都會轉而具現為一種「視覺文化」(引自趙惠玲,2002:414),學者Sturken和Cartwright(2001)便直接指出,視覺文化就是文化依附在各種媒體上的視覺呈現方式。視覺文化與文化學習具有相當的共通性,藝術研究學者Mizoeff(2001:125)認為,「每天的生活是視覺文化的關鍵領域,也是文化研究的關鍵領域」,國內藝術教育學者陳瓊花(2003)則指出,視覺文化根植於每日的生活,它不只包含著各類的視覺藝術產品,更應該宏觀的視為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一般、藝術及文化的各項實踐。因此,視覺文化教育與文化學習本質上有其密切的關係,當學生進行視覺文化的探索時,也同時體驗了生活中的各種多元文化。另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靠著媒體、網路和電子影像符號來認知這個世界,對他們而言,大眾文化中的圖像,幾乎是他們獲得文化經驗和文化活動的唯一窗口(郭禎祥,2001;Duncum, 1999),單就這個原因,我們就應該更努力地開拓視覺文化通往文化學習的管道,讓學生以他們最熟悉的影像和經驗為門扉,邁出認識多元文化的步伐。 

3.2 視覺文化融合藝術、文化、與生活

視覺文化的另一特色在於融合了「藝術」、「文化」、「生活」三者的概念。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2002)中便明言,學校是社會的一部份,因此學校藝術教育應該能夠反映生活,並幫助學生體現藝術、文化、與生活三者的結合。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強調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重要,破除藝術與文化、生活之間長久以來的界線,而這種走入生活、打破藩籬的精神,正是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基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藝術系教授Albert ChongClaire Farago2002)說明了視覺影像可以破除隔閡的原因:1.視覺影像能呈現傳統、現代、歷史、社會等各個領域不同的價值觀念與文化背景,並進行有趣的討論;2.透過視覺影像的討論,可以避免直接碰觸敏感的意識型態,以較自在的方式探討各種議題;3.具有刻板印象的視覺影像,可以揭露教師和學生的自我偏見,進而引導普世價值的瞭解;4.視覺影像可以讓我們看到隱身在社會角落的弱勢族群,並讓學生思考自己與另一族群間的關係。5.視覺影像的多樣性,可以解除優勢文化與學術權威的主宰地位。而上述視覺影像的特點,也正是文化之間彼此包容與尊重時所應具備的特質,亦即本文建議以「視覺」經驗邁入「文化」體認,引導多元文化學習的理由。綜合上述分析,從視覺文化來進行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理由,可具體歸納為以下三點:

1.多元文化面貌呈現於生活中的各種視覺和藝術圖像裡。

2.日常視覺影像是青少年獲得文化經驗的主要來源。

3.視覺影像具備融合藝術、文化、生活三者的特質。 

 

4. 決定課程設計的思考要素

本文接下來將以基層藝術教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在上述的理論基礎之下,著手進行課程的準備與設計工作。課程設計牽涉到許多教師的個人認知和選擇,亦即教師的專業自主能力,這正是能否實踐多元文化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理想,並且避免兩者可能缺陷之關鍵。本段落將按照課程設計的思考程序,以視覺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概念檢視課程發展各階段的思考要素,並分析比較可能的正反意見,最後為每個構思階段,整理出基本的原則與建議,以做為教師決定課程內容時的參考。

4.1教藝術,還是教文化?

多元文化和視覺文化教育強調應幫助學生瞭解藝術品背後的文化與社會意涵,但也因此被批評為只在乎背景,放棄了藝術的原創性與審美經驗。Eisner1994, 2001)便認為,藝術教師應該將接觸藝術時所蘊藏的愉悅、滿足和創意思考等美感經驗分享給學生,但視覺文化卻讓學生從藝術的創造者變成旁觀的分析者,許多藝術創作中的美好特質都被忽略。總而言之,過度追求藝術品背後的文化社會意涵,便有可能忽略了「藝術」,而成為文化或社會教育的附庸Eisner, 1994; Stinespring , 2001)。不過,「藝術經驗」與「文化學習」是否真的無法相容?若站在課程設計的角度思考,當藝術教師有足夠的專業素養時,只要課程設計得當,便有辦法同時兼顧文化和藝術的學習。課程活動有其連慣性和順序性,每個程序在前後連貫的原則下,都可以有個別的教學重點,只要能依照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兼顧藝術經驗與文化學習並不會衝突。若以學期來說明,每個學期都應包含由淺入深的課程單元,何以在這些課程單元中,不能先進行各種文化藝術的美感體驗,再進而探索它們的背景脈絡與現實處境?當我們不斷爭論藝術和文化孰重孰輕的時候,還是應該以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來分析藝術與文化教育的各種可能,才不致於陷入二元對立的論戰。

建議:設計課程時,應同時考慮藝術經驗與文化學習,並把握此原則:「以藝術經驗為主軸,認識彼此差異,引導跨文化的共同價值」。 

4.3我們要教誰的文化?

4.3.1 體認優勢文化對藝術教育的影響

就算我們從未特別注意藝術中的文化議題,但事實上我們習慣的藝術課程,早已深受西方主流藝術和東方傳統藝術的影響,今天的藝術教育早已反應出文化的差異與不平衡。面對此一現象,藝術教育學者郭禎祥(2001)認為,許多地方的藝術領域都是由優勢文化和種族的藝術家、藝術機構所主導,若要使不同社群間得到真正的瞭解,我們就必須加入其他文化的課程,「使學生瞭解還有其他的思考方式,可使他們學習到自己的文化在先天上並非特別優越而其他文化也並非低劣」(郭禎祥,2001110)。Mizoeff1999)也指出,視覺文化的關鍵在於描述跨文化現象的能力,絕不能只偏狹地侷限在西方世界裡。因此藝術教師在安排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時,應避免優勢文化的可能的偏見,盡量以客觀的立場來選擇更多元的文化素材。

4.3.2不是只有別人跟少數,而是以學生的經驗為基準

雖然我們應該審慎面對優勢文化對於藝術課程的影響,但若課程設計變成「排斥主流、擁抱少數」,那便偏離了多元與包容的精神,而沒有客觀地顧及全體學生的文化經驗。學者Neperud1995)認為,我們必須注意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文化,他們可能不像族群文化間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但仍會顯示在學生個人的信仰、價值觀、與藝術表現上,而且都應該被加以尊重。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生活中的文化經驗,以及學生個別的文化差異,才是課程思考的基礎,瞭解優勢與弱勢文化的存在,是要幫助我們省察自己的可能偏見,但不是用來做為教材選擇的唯一基準。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曾被批評只關心群體,而無法注意個人獨特的選擇和自我認同(Kamhi, 2003),但若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並設計課程,就能避免只看群體而忽略個人的缺點,而如前文所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他人的立場回頭省察自我,因此多元文化藝術的學習,最終仍要回歸到學生個人身上。

建議-我的、你的、他的Neperud1995)在以全體學生為考量的基礎下,替文化的選擇做出簡單的回答:「我們要教誰的文化?答案是:你的、我的、還有他人的文化」。但若將順序調整為:「我的、你的、他的」,並且加入回溯的概念,其概念會更為明確與步驟化。如圖1所示,文化的選擇可用三層次的同心圓來說明,第一層次「我的」意指學生的想法、價值觀、藝術表現等個人文化經驗;第二層次「你的」則是學生周遭的其他學生、老師、或家人朋友等;第三層次「他的」則是在課堂之外,平常無法接觸到的文化群體。而無論第二層次或第三層次的探索,都應回溯至第一層次的自我省察,也就是一個從個人擴展到群體,最後再回到個人的藝術文化探索過程。

 

 

自我
省察

我的

你的

他的

第一層次

學生個人

文化經驗

第二層次

身旁接觸者的文化

第三層次

身旁以外的文化

1 個人         群體          個人的文化探索過程

4.4從何處選擇圖像?如何選擇?

4.4.1 以視覺文化的研究領域為範疇,兼顧精緻藝術與大眾圖像

視覺文化研究學者Walker和Chaplin (1997)將視覺文化的範疇具體區分為四大領域:1.精緻美術、2.工藝/設計、3.表演藝術及藝術景觀、4.大眾與電子媒體。這四個領域可做為我們選擇圖像時的基本範圍,其相互關係如圖2所示:

圖2 視覺文化研究之領域 (Walker & Chaplin, 1997: 33)

 

一般產物 

文化產物

 

  

     

 

 

 

 

  

    

精緻美術

工藝/設計

視覺文化

 

表演藝術及
藝術景觀

大眾與電

子媒體

  

   根據上圖,視覺文化的四大領域包含在一般與文化產物之內,而陳瓊花(2003)則進一步分析,由於生活即文化,隨著純藝術與生活藝術之交融、藝術創作之多元與社會化、藝術難以界定等因素,視覺文化的四項視覺藝術產物,和文化與一般產物間的界線,已不似Walker和Chaplin對三者所做的明確區隔,而應該以代表更為融合的虛線表示,才能呈現當代視覺文化領域之延展性與彈性,如圖3所示:

                                                       

一般及文化產品的領域

各類藝術產品的領域


                                 

3 以生活為基礎之視覺文化領域(陳瓊花,2003267

  

 

        由此可知,透過視覺文化的研究,同時也是在瞭解文化的現象與面貌。在此思考基礎下,教師選擇圖像時,應該避免將精緻藝術與生活視覺影像過度區隔,現代生活中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的界線早已不再那麼明顯,應該將它們都視為一個整體一起考慮,才能真正呈現出日常生活中的多元藝術與文化經驗(Mizoeff,1999;Duncum, 1999; 陳瓊花,2003)。

4.4.2 依據課程目標建立圖像篩選的標準

藝術教育學者Stinespring2001)曾指出,視覺文化可能犯的錯誤在於放任藝術的標準與價值,隨意將各種號稱藝術的東西都納入教學中,無法針對藝術傑作和一般影像做出價值判斷。因此教師不應漫無條件地任意取用影像,而應配合課程目標,訂定適當的篩選標準。Duncum2001)曾強調,各種範疇中的視覺形式,唯有在其能建構並傳達人類之態度、信念、以及價值觀時,才具備納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條件。但Duncum的條件只說明了以視覺影像的背景意義來進行選擇時的標準,而未提及視覺影像的美感形式是否該納入考量,就本文「以藝術經驗為主軸,認識彼此差異,引導跨文化的共同價值」的課程精神而言,藝術性也必須是選擇圖像時的考慮因素,唯有具備藝術性,又能傳達背景意義的視覺影像,才能達到藝術體驗與文化學習的目的。除了以藝術品或視覺影像的角度訂定標準,也可以從人的角度和審美經驗為出發點來進行選擇。國內藝術教育學者趙惠玲(2002)便以學生、教師、社區成員為中心,提出設計視覺文化課程時的擷取原則:1.教師對於本身日常視覺審美經驗的分享、2.學生對於本身日常視覺審美經驗的分享、3.由學校或社區中的成員共同擷取學校或社區所共有的視覺經驗。分析上述三個原則,除了體現由「個人(學生與教師)」,發展到「群體(班級、學校與社區)」的脈絡外,「審美經驗」本身便是兼顧藝術性和意義性的篩選基準,可避免藝術界定的放任與價值判斷的缺乏。

建議1.以視覺文化的範疇來篩選圖像,將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視為整體一起考慮。

 2.以作品為中心,篩選具備藝術性,又能傳達背景意義的視覺影像。

            3.以人為中心,篩選能帶來審美經驗的生活視覺影像。 

 

4.5 需要解讀複雜的社會現象嗎?

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另一個遭受批評之處,就是對於教師圖像解讀能力的質疑,認為藝術教師並未受過專業的訓練,難以分析圖像背後複雜的歷史、社會、政治等因素(Eisner, 1994; Kamhi, 2003)。藝術教師也是社會的一份子,難免會被社會上各種混亂的價值觀所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沒有必要寄望藝術教師以超然的角度,來解讀這些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本文所強調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精神,是希望教師透過藝術的分享,讓學生體驗全體人類的共同價值,而不是要把立場歧異的政治紛爭帶入教室。如同Eisner1994)所言,各文化之間還是有其共通的判斷基礎,與共通的文明價值存在(如智慧和倫理等),我們不必只強調其差異處,而應該傳授這些共同理想。就算視覺文化或多元文化的論點真的太過關注政治問題和彼此差異,但教師教學時還是可以避免過度複雜的議題分析,而將焦點放在普世價值的探索上。

建議:避免複雜的議題分析,以「包容彼此差異,追求共同價值」,做為課程的主要方向。 

4.6建構課程時的建議

4.6.1以主題式統整課程為骨幹

根據本文理論設計課程時,可參考近年來藝術教育界所發展的主題式統整課程範例(郭禎祥,2002a),此範例包含統整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與主要概念(Big Ideas)兩大觀念。統整課程的精神在於將藝術與其他科目相互連結,尤其是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時事,但並非不再學習藝術的本質,而是希望接觸藝術的同時,也能思考真實世界中和學生切身相關的重要議題,而主要概念就是根據這些重要議題,所設定的核心思想,並從這個核心思想去發展相關的教學單元,以避免課程只是一連串彼此毫無關係的活動。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藝術教育,都是希望能夠結合當代生活,並貼近學生的經驗,從課程中引導核心價值,主題式統整課程的精神與原則,正好能夠切合這些方向。以主要概念為核心發展統整課程時,可配合以下四個面向的學習(郭禎祥,2002b):1.和學生個人的連結:課程內容必須與學生產生關連,與個人經驗互動;2.呈現方式與範圍:主題內容具體呈現,可供觀察與探索的形式;3.知識背景:瞭解學習主題時學生必須知道的相關知識。4.問題和解決:主題內容需要探索的問題,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依照上述四面向,以及本文以藝術經驗引導跨文化價值的精神,所發展的課程設計架構,如圖4所示,透過藝術經驗進行文化理解時,應建立學生和藝術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提供基本正確之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的學習,也幫助學生檢視可能的刻板印象,並探索藝術圖像與文化的呈現方式和範圍,以及圖像創作與圖像內涵中呈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主要概念
藝術經驗與

文化理解

呈現方式與範圍

?傳達的媒體

?視覺形式與美感要素

?日常生活中的呈現

?文化遺產

和學生個人的連結

?學生對藝術與文化的關係互動

?學生對藝術與文化的描述分析

?學生對藝術與文化的解釋評價

知識背景

?藝術符號的象徵意義

?文化體的基本認識

?藝術與文化的演變過程

?刻板印象的檢視?

 

?藝術圖像如何表現該文化?

?用什麼藝術技巧來呈現?

?藝術圖像呈現了哪些文化的問題?

?可以如何面對和解決?

問題和解決

 

 

 4 以藝術經驗和文化理解為主要概念的課程設計架構

  4.6.2善用藝術家等外界資源

視覺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需要學生探索其他文化圈的觀點,以擴展學生的認知層面,因此需要教師從外界引入適當的教學支援,以補學校教學內容之不足。學者Sleeter Grant(1988, in Ballengee-Morris & Stuhr, 2001: 8)認為實施多元文化藝術教學時,學生和教師應盡量接近代表該文化的主要資源,如社區成員和藝術家、網站、以及其他接觸管道;郭禎祥(2001)則認為學校課程中可雇用不同族群背景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肯定教育的功能,瞭解教學目標與文化背景,並有參與的熱忱,他們可幫助學生探索藝術創作,也可擔任角色模範,更可能是促進跨文化瞭解的正面角色。此外和藝術家互動,也能讓學生吸收藝術家的獨特見解與個人風格,增加學生瞭解藝術創作個體性和獨創性的機會。

5. 結論

本文以多元文化、視覺文化、課程設計等三個層面來進行探討,認為在多元文化的潮流與趨勢下,藝術教育是傳達文化價值的最佳角色,而視覺文化的範疇則是跨文化學習的適當管道。課程設計時可以「藝術經驗為主軸,認識彼此差異,引導跨文化的共同價值」做為原則;藝術教學能否平衡藝術本質和文化議題的學習,關鍵在於教師專業自主的認知和選擇,以及根據認知和選擇所形成的課程目標與內容。設計課程時,應建立文化與藝術圖像的探索順序和選擇標準,文化探索應從個人擴展到群體,再回歸個人;圖像選擇應兼顧藝術性和意義性,並思考藉由圖像所傳達的訊息和觀念。課程結構可採用主題式統整課程教學法,結合外界資源,以設計完整的教學方案。綜合本文論點,以視覺文化為範疇設計多元文化藝術課程時的基本原則可分述如下:

1課程設計應同時考慮藝術經驗與文化學習。

2.教材選擇應顧及全體學生的文化經驗,從個人擴展到群體,最後再回歸自我檢視。

3.以視覺文化範疇來篩選圖像,結合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以藝術性和意義性為選擇標準。

4.避免複雜的議題分析,以「包容彼此差異,追求共同價值」做為課程的主要方向。

5.以主題式統整課程為骨幹,並善用藝術家等外界資源。

本文對於研究者的意義在於,透過視覺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重新探討,為自己建立更為客觀的觀點和看法。撰寫過程中研究者體認到,唯有透過正反意見的參酌與辨析,才能找出盲點和偏見,促使自己用更開闊的心胸來接納各種可能。無論求學或待人處世,讓自己永遠只接觸單一立場的看法,是相當危險的,因為這會蒙蔽我們的視野而無法看清事物的全貌,導致錯誤判斷,進而導致錯誤的決定和行為。同樣的道理也是視覺文化與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價值所在,視覺文化的彈性與開放,多元文化的包容與接納,正是宏觀視野和開闊心胸的基礎,也是藝術應該體現的價值,藝術的多樣性讓我們知道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是只有一種,換言之就是多元的嘗試和各種可能,視覺文化和多元文化也只是藝術教育的各種解決方式之一,不是唯一,能夠體認此一意涵,也就能夠體認藝術教育的本質。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陳瓊花(2003)。視覺文化的品鑑。人文研究與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地方教育輔導組。

郭禎祥 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市:文景書局。
Eisner. W. E.. (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

郭禎祥(2001)。跨文化瞭解和文化差異在課程設計之考量。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郭禎祥(2002)。當代藝術教育的新方向。藝術與人文統整課程相關研發資料。台北市: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

郭禎祥(主編)(2002)。Big ideasartmaking課程講義。未出版。

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從惠玲檳榔與荷莉的例子說起。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英文部分

Ballengee-Morris,C. & Stuhr.P. (2001). 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4), 6-13.

Chong, A.Farago, C. (n. d.). 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Using Visual Resources. Retrieved August 24, 2003. from http://www.colorado.edu/ftep/diversity/div09.html

Duncum, P. (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12.

Eisner, E. (1994). Revisionism in art educ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88-191.

Eisner, E. (2001). Should we create new aims for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4(5), 6-10

Freeland, C. (2001). Art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mhi, M. M. (2003). Where's the Art in Today's Art Education? Retrieved August 24, 2003. from http://www.objectivistcenter.org/articles/mkamhi_art-todays-art-education.asp

Mi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outledge.

Mizoeff, N. (2001). Introduction to part two. In Mirzoeff, N. (Ed). Visual cultur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Neperud, R. W. (1995). Transitions in Art Education: A Search for Meaning. Retrieved August 24, 2003. fro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Spiral Art Education Website: http://www.uic.edu/classes/ad/ad382/index.html.

Stinespring , J. (2001). Preventing art education from becoming "a handmaiden to the social studie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2(4), 11-18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 2001). Practice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the origins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pp31-50.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附錄

以視覺文化為範疇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範例:虎姑婆來作客

▓ 課程理念

從台灣學生的狀況來思考,一個班級中可能同時包括本省、內地、客家、原住民等四大族群的學生,如何瞭解各個族群文化並學習相處之道,是教育的工作之一。本課程便是基於學生的實際狀況,透過大眾媒體和藝術品中的客家文物,引領師生共同進行探索,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問題思考起,藉由藝術體驗的過程,培養文化的認識和尊重。同樣的概念不只適用於客家文化,也適用於其他台灣文化的學習。

▓ 課程設計說明

本課程是依據本研究建議之課程設計原則,所設計的教學方案範例。課程以台灣國中七至八年級學生為對象,採納之文化主題為台灣客家文化,屬於文化探索的第一和第二層次:學生個人的文化和學生周遭旁人的文化。課程根據Walker 和 Chaplin (1997)視覺文化四大範疇所選取的藝術視覺圖像分別為:

1.大眾與電子媒體部分:公共電視出品:客家民間故事「虎姑婆」動畫短片。

2.精緻美術部分:以客家為主題之藝術品,以及客家傳統建築。

3.工藝/設計部分:客家傳統服飾設計。

 

「虎姑婆」動畫片          藝術品「藍衫精神的傳承                      台灣客家傳統建築與服飾

 

 

           

       

        課程計畫以主題式統整課程為架構分別訂定主要概念和教學目標,根據「以藝術經驗為主軸,引導跨文化的共同價值」之原則,藝術經驗部分包括藝術鑑賞和創作;共同價值則為族群間的認識和溝通。校外資源的利用則為邀請客籍藝術家(藝術品「客家人」等的作者)與學生進行互動。

主要概念與課程目標

主要概念

課程目標

1.  客家文化是台灣整體文化的一部份

2. 認識與溝通,是族群和諧相處的第一步

3. 藉由影像和藝術創作我們能更深入瞭解客家和其他文化。

1. 認識台灣客家人的歷史來由、以及在台灣文化中的角色

2. 認識基本的客家傳統服飾、建築與相關背景習俗

3. 瞭解文化間的和諧相處,可以從彼此的溝通與認識開始

4. 能藉由藝術創作表現對於客家傳統服飾、建築與習俗的基本認識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