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文時事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沉醉東風-郭源下、郭博州父子聯展

 

文章來源:http://fgsarts.webgo.com.tw/b1011.php

   
 
百年三日50cm直徑郭博州
 
     
 
千慮一得60x60cm郭博州
 
     
 
秋韻泉聲90x180cm郭源下

 


展      期:2010/11/20~2010/12/28
開放時間:10:00-20:00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地  點:台南市永華路二段161號5樓(南台別院)
電  話:(06)293-2777#1664
開幕儀式:2010/11/27 14:00
 

 藝術家介紹

郭博州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所主任


郭源下,台南縣西港鄉人。自幼家貧,然而,成長於台南傳統的農村社會,對於生命禮俗、四時節令卻也充滿著無限地好奇;對於天地草木間所衍生的種種生命現象,以及對於鄉土文化所特有的那份肌膚可及的親切與情感,都有萬分的感動,這些都是孕育他往藝術發展的內在原動力。在台南師範學校第一屆藝術科,隨汪文仲教授學得國畫基本技法,同儕中如鄭善禧、羅清雲、陳基隆…等,或是相約騎著腳踏車台南鄉間小路到處旅遊寫生、或是一齊於學校畫室較勁素描寫實功力…都能互相砥礪,彼此勸勉,成為藝術創作生涯中相扶相持的良師益友。

民國四十二年台南師範藝術科畢業後,前後任教於西港國小、港明、北門中學等。然這期間仍不斷的旅遊寫生與自我進修,並參與省展、教員美展…等各項比賽,迭獲大獎。民國六十五年,並曾往師大美術系進修,受教於林玉山、黃君璧、羅芳…等教授門下,對於藝術的精進,有了新的體驗與了解,或是工筆描繪的花蟲小禽、或是雄渾斧劈的大山大水都能躍然紙上。民國八十七年退休,在長達四十五年的教職生涯,也培育出不少傑出的藝術人才,如許坤成、李義弘、涂璨琳、黃明賢、黃才松…等,都曾直接或間接受到啟發,如今個個都是台灣當今藝壇各執牛耳的重量級畫家。

退休後先是在台南生活美學館黃騰山教授開設的國畫山水課程擔任助理,目前則在長青大學王國和教授的國畫山水課程繼續鑽研,實地觀察大自然的壯闊與綺麗,足跡遍及三地門、六龜、大匏崙…等, 與丹青不了之緣,即使已屆耄耋之年,仍能老當益壯,不減當年英雄氣度。

郭博州,從小就在父親郭源下身邊,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接受藝術的教化與薰陶。師大美術系西畫組畢業後,旋即赴笈紐約市立大學藝術研究所攻讀藝術碩士。回國之後,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目前專任教授並兼任系所主任。

紐約的留學經驗,讓他體驗了都會藝術的前衛與創作膽識,加上離鄉的感情催化,讓他經常思考如何運用自己藝術語彙詮釋這塊土地多元的歷史情愫。初期,從血脈裡最深刻的文化元素-「西港刈香」中,透過田野採集的方式,重新去觀察、體驗、檢視生命最底層的文化原生力,累積了豐富的創作能量,再反芻轉化成「台灣名俗」、「歷史圖像」、「台灣櫥窗」等一系列的創作。近幾年則再以「台灣後花園」、「歐遊日誌」、「雲燦五色」、「水流花靜」、「沉醉東風」等系列創作,來思索處在東西文化衝擊點的臺灣,在邁向後現代社會時,文化上的轉折與融合的軌跡,企圖在日趨全球化的思潮中,留住台灣文化的特有元素,渲洩對鄉土情懷。此外,通過作品來檢視台灣文化的今昔差異,對台灣社會乃至於本土文化脈絡進行一種兼具感性與理性的探索,從而開拓台灣藝術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廣度。

「沉醉東風-郭源下、郭博州父子聯展」,是父子連心的對話,也是見證台灣兩代藝術思潮之差異所展現當代藝術語彙不同的極佳案例。形式、內容與媒材或許不同,然而對這塊土地的認同、對東方藝術現代化的堅持確是理想中的典範

活動剪影:

http://web.fgs.org.tw/photoalbum.php?ihome=D51200&PhotoCatId=10

 郭博州教授官方網頁:

http://borjou.rumotan.com/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台北雙年展 北美館免費參觀
 
 文章參考:http://www.cansart.com.tw/10TB.asp(官方網頁)
    
 

「台北雙年展2010」即日起至2010年11月14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盛大展出,

展出期間民眾可免費參觀。

有別以往雙年展,更具實驗性的展演方式,

從藝術家的作品中反思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2010台北雙年展作品001 

 

 

此次台北雙年展2010展場遍及大廳平面、

懸掛布旗、迴廊、一、二樓等內部空間,

類型涵跨裝置、錄像、表演、觀念、空間規劃、行為等事件。

有別以往的台北雙年展,

2010年試圖參照歷來雙年展中具實驗性的先例,

讓展演脫離策展控制,開創出不同的局面。

 

 

 

 台北雙年展2010  台北雙年展2010-02

 

 

台北雙年展2010-03  台北雙年展2010-04 

台北雙年展2010-05  台北雙年展2010-06

像是邀請過去的參展藝術家再訪台北雙年展,

使用實驗性的展演方式,

以及邀請藝評人與藝術團體進行對話與合作,

並把本屆雙年展延伸為兩年的展演計畫。

過程中,所展現種種不穩定的展演關係,

都讓本屆雙年展產生各種不可預測的情境。

2010台北雙年展003   2010台北雙年展004

 本此「去自然化」(denaturalized)的藝術呈現,

展現自身的歷史、機制、形式。而這個重新架構的過程,

讓原本藝術的「圖像」可以被重新分割與重組,

並讓原本不可再現的元素得以顯現。

這是藝術的多元決定論(overdetermination)

讓 藝術及其結構的關係重新顯現,

其主、客也不再是固定而顛撲不破的關係,

此外,藝術生產關係的主體得以重新顯現。

這正是此雙年展的關鍵時刻,

必須在藝術的內部及外部同時展開部署 的政治行動,

藉此讓原本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消弭,而重新分配關係。

2010台北雙年展005  2010台北雙年展006

2010台北雙年展007        2010台北雙年展002

  

 此次共有24組藝術家參與、展出38件作品,

 Lara Almarcegui拉拉.阿爾瑪雀紀∣Can Altay強.奧戴∣Chang Yun-Han張允菡∣Burak Delier布拉克.德里爾∣Chris Evans克里斯.伊文斯∣Shahab Fotouhi夏哈布.夫都烏希∣Christian Jankowski克里斯坦.揚可夫斯基∣Irwin∣Jao Chia-En饒加恩∣Silvia Kolbowski席薇雅.克羅波斯基∣Pak Sheung Chuen白雙全∣Olivia Plender奧莉薇雅.普蘭德∣Michael Portnoy麥可.波特諾伊∣Allan Sekula艾倫.瑟庫拉∣Larry Shao邵樂人∣Shi Jin-Hua石晉華∣Hito Steyerl希朵.史戴爾∣Superflex、Mario Garcia Torres馬立歐.葛西亞.托勒思∣Claude Wampler克洛黛.溫普勒∣Wang Ya-Hui王雅慧∣Wong Wai-Yin黃慧妍∣Yeh Wei-Li 葉偉立∣Carey Young凱莉.楊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特殊型態的作品、課程,以及劇場、影片放映等規畫,

 2010台北雙年展008

詳細活動訊息可參閱台北市立美術館網站。 http://www.tfam.museum/

    

 

 

近期展覽資訊

 

一劃

VT ART SALON畫廊

二劃

八大畫廊

九十九度藝術中心

三劃

也趣藝廊

大未來畫廊

大趨勢藝術空間

ARTTIME藝術網

GALLERY.J.CHEN畫廊

四劃

比劃比畫畫廊

中誠國際藝術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藝術中心

五劃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國際藝術村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

六劃

伊通公園

印象畫廊

朱銘美術館

 

七劃

形而上畫廊

沙湖壢藝術村

李澤藩美術館

李梅樹紀念館

八劃

阿波羅畫廊

明日博物館

協民國際藝術

亞洲藝術中心

九劃

首都藝術中心

威廉國際藝術

帝門藝術中心

秋刀魚藝術中心

十劃

家畫廊

悠閒藝術中心

十一劃

陳綾蕙當代空間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泰世華藝術中心

 

十二劃

朝代藝術

朝代藝廊

斯依畫廊

晴山藝術中心

雲清藝術中心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智邦藝術基金會

十三劃

新苑藝術

傳承藝術中心

十四劃

黎畫廊

漢雅軒

十六劃

橘園國際藝術策展中心

樹火紙紀念文化基金會

十九劃

藝星國際

關渡美術館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 Taipei 2010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您參加了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了嗎?

8月25日已悄悄落幕囉!

如果您錯過今年的展出,可以連結下方網址,

參閱各個展出的藝廊,

也許還可以收集到您的創作靈感:

Art Taipei 2010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http://www.art-taipei.com/

 

 張曉剛

張曉剛作品的成交金額最高。(圖片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先勢)

 

 ◎以下文字資料來源:201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官方網頁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緣起】 

 

   70 年代末期,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畫廊數量激增、藝術市場活絡,但缺少有力的整合組織;在當時畫廊界及文藝界之相關人士即有意組成畫廊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正式成立於民國 81 6 8 ,並向內政部登記立案。協會每年定期舉辦一次畫廊博覽會,於 1995 年大力轉型並將博覽會拓展到國際,成為國際性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Taipei Art International Fair) ,在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下,亞洲各國之藝術博覽會相繼停辦的劣勢中,「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仍屹立不搖,將於 2010 年舉行第 17 屆的「Art Taipei 2010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亞洲藝術博覽會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博覽會。

 

    為期四天的「201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已落幕,參觀人次達四萬人,國際53家畫廊總共締創了一億三千萬成交金額,其餘57家國內畫廊則有四億二千萬。
 文建會副主任委員洪慶峰致詞時表示,今年藝博會整體成交金額總計上看新台幣10億元,成績可謂歷年來最好,此外,超過100位國際收藏家到場參觀,展現對此藝術交易平台的高度興趣,期望藉由藝博會的舉辦,活絡台灣藝術市場,鼓勵台灣藝術新秀,並透過此一平台將台灣多元的藝術創作推向國際。


 201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主辦單位之一,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張學孔指出,今年許多寫實風格的作品受到藏家的喜愛與收藏,與中國當代藝術泡沫化後反應在畫家本身的創作有關,讓中國創作者在現場仍有不錯的交易表現。

    此外,今年的「台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也獲得許多民眾和收藏家的熱烈支持,新人林玉婷作品已全數賣出,沈柏呈的創作也有6件獲得典藏,顯見持續以來的MIT培育計劃獲得了藝術界的全面關注與肯定。


 

【當代展區】 

 

    首次參展位於孟賣的印度畫廊The Guild 將帶來印度當紅藝術家作品包括Sathyanand MohanRiyas Komu, T. V. Santhosh 等力作。日本畫廊Hiromi Yoshi畫廊將帶來杉本博司的作品以及由荒木經惟所發掘的日本攝影寵兒HIROMIX(Canon主辦的寫真新世紀攝影比賽中獲得首屆荒木經惟賞) 帶來風格輕快且充滿原創性的作品。 優質日籍三瀦畫廊將帶來優秀新興藝術家指江昌克(SASHIE Masakatsu)與熊澤未來(KUMAZAWA Mikiko) 2010新作。首次參展的日本知名畫廊小山登美夫這次將展示蜷川實花(Mika Ninagawa)富有華麗色彩與繽紛魔幻的攝影畫面,而運用樸拙童稚的色鉛筆線條的三宅信太郎(Shintaro Miyake) 將帶領大家回到童真的歲月裡。

 

 

MIT台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

 

    20108()藝術家包括林玉婷、林岱璇、沈柏丞、吳長蓉、周珠旺、徐薇蕙、陳依純、張暉明&廖祈羽等,此次新銳藝術家的創作類型包括繪畫、攝影、錄像、複合媒材及雕塑等,其中雕塑素材多不同於以往,鐵絲、奶油土、面膜及盲點翻譯機皆成為創作素材之一,呈現出新世代藝術家勇於嚐試的創新精神。

◆林玉婷以蛋糕裝飾技法,表現出50-60年代的台灣建築特色,愉悅的視覺與味覺想像投射出家的溫馨感。

◆林岱璇作品清新簡潔,刻意安排的攝影場景與線性雕塑裝置作品皆散出對美好時光之溫柔想像。

◆沈柏丞結合盲點翻譯機與手搖音樂盒,將視覺(官能)轉為盲點(觸覺)再轉換成音樂盒(聽覺),一連串的感官置換,增添作品的可能性。

◆吳長蓉的錄像作品像萬花筒般地表現個人生命歷程中的重大轉折,她以勇敢不迴避的態度與幽默表現手法,將沉重的生活壓力化為創作的養份與動力。

◆周珠旺以孩童的角度來看大人的世界,他在創作中加入「孩童的馬戲團式奇想」表現稚小心靈內的好奇心與創作力,及無可避免受到媒體影像氾濫影響而被侵蝕的天真。

◆徐薇蕙作品探討女性外在相關議題與女性共同經驗,她以「面膜」為創作素材,直指女性內心對於美麗外貌下潛藏的焦慮與矛盾,同時探討普遍存在的時間與生命議題。

◆陳依純的錄像作品以一種看似輕鬆實則沉重的手法,表現出在工業化浪潮襲捲之下個人特質及城市特色皆被抹除的現象。張暉明與廖祈羽以MimiLucy前進太空冒險的旅程,傳達出向未知領域邁進的勇氣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林玉婷          

林玉婷作品        (2009)                                                                 

(圖片來源/http://ichyoije.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09.html)

 

面膜藝術創作品面膜藝術創作

 

 

Ela-Video電子錄像特區】

 

 今年的Art Taipei 2010特別擴大規劃「Ela-Video電子錄像特區」,由台北藝博執委會與澳洲獲獎無數的策展人以及製作人 - 安東妮塔.伊娃諾娃(Antoanetta Ivanova)策劃,以《製碼encoded》為主題,邀請7位知名澳洲電子藝術家作品來台。策展人安東妮塔安東妮塔.伊娃諾娃開創了澳洲新媒體藝術家於奧地利林茲市電子藝術節的駐村計劃,建立了領先全球的實驗機構「未來實驗室Future Lab」。並在2008年分別於哥本哈根以及赫爾辛基擔任丹麥藝術協會(Danish Arts Council)與「框架國際文化企劃FRAM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ogram」的常駐策展人,透過她的精心策劃,將帶來能量多元的澳洲電子藝術新鮮力!

  從傳播系統與製碼解碼過程取得靈感,《製碼encoded》集合了多位重要澳洲藝術家的作品。從數位藝術到動態影像,皆呈現了「製碼」過程的虛擬性、社會性、甚至自然性,也忠實捕捉了這些「符碼」如何迅速地影響了我們對於認知的詮釋以及人類對於外在世界的連結。對照了那些現代社會中被理性編碼化的空間,《製碼》的展出期望藉此突顯自然環境的脆弱,以及文化多樣性的必要。

  

 

【攝影藝術展區】

 

新力公司長年以來持續贊助的《新力世界攝影獎》,每年的全球巡迴展覽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國際平台,不但能發掘那些年輕攝影家的潛力與才華,也讓職業攝影家能有機會呈現他們的新作品。 這次首次來台將將展出灣2010年《新力世界攝影獎》由來自148個國家共82,000張報名作品中優勝而出的作品,包括大家較熟悉的義大利攝影師托瑪索.奧斯利(Tommaso Ausili),他同時也被LIris dOr選為年度最佳攝影師。

 

從這些得獎作品的展示中,能讓觀眾看見近年來當代攝影的新趨勢,每一件作品都呈現了一個獨特的地方、帶有其獨特的意義、呈現了精準的技巧以及深思熟慮。從作品的多元性和涵蓋也可看出攝影這項媒材近年來是多麼蓬勃發展,並朝著專業化的方向前進著。從畫面迷人的影像作品到實驗性質的視覺藝術作品,攝影的確逐漸成為兼具深度和廣度的創作類別。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美館《幻羽舞影》展覽至8/15止

 

 《幻羽舞影》,由服裝設計師高堤耶與編舞家蕭畢諾合作的舞台服裝展,

            讓觀者體驗不一樣的創意想像。

 

《資料來源》:

北美館網址:http://www.tfam.museum/

保羅‧高堤耶官方網址:http://www.jeanpaulgaultier.com/

 

   12     13    14

 

  被譽為時尚頑童的法國設計師尚-保羅‧高堤耶(Jean-Paul Gaultier),專長高級訂製服,在時尚界引領風騷30年,搞怪與前衛的設計風格在服裝設計界極受矚目,他的服裝設計向來以驚世駭俗及誇張的服裝線條為主要風格,其中最經典代表作為80年代後期因為設計了 Madonna 的尖錐胸罩,前衛又大膽的設計在當時引起了喧然大波,也為當時保守的女性服裝帶來極大的震撼。。法國現代舞舞者、編舞家蕭畢諾,則擅長以身體表現人的七情六慾。

 

  兩人對各自藝術創作理念的契合與欣賞,自1983年起至2004年間共同合作16齣現代舞劇,而演出的舞台服裝,靈感融入了舞蹈與高提耶的創作元素,蕭畢諾成功地用「服裝」元素作為其舞蹈表演的創作媒材,而高提耶則在他的專業領域,反叛性地幽默,實驗跨界的可能與不可能性。

 

  來自法國的典藏作品,展出選自兩位藝術家1983至1994年間合作其中的12齣舞蹈戲劇服裝、配件等,在當時被認為矛盾、挑釁、不合時宜的設計,卻從中預告了未來10年至下一個世紀的流行符號,如混搭民族風、內衣外穿、男女合體、馬甲連身裙、風趣幽默的罩衫 、具雕塑感的蓬蓬裙、吊帶百褶裙、以假亂真的連身裝等。

 

  前衛的作品引領時尚潮流,而今這股旋風吹到台北,讓人能近距離觀賞國際時尚服裝設計師的藝術成就,《幻羽舞影—時尚頑童高堤耶與編舞家蕭畢諾舞台服裝展》2010年5月29日至8月15日在北美館展出,並規劃了賞析導覽、演講會、兒童夏令營等活動,更能了解感受作品的精神。

 

  

11     

尚‧保羅‧高緹Jean Paul Gaultier


設計風格:不拘一格,誇張及灰諧,前衛、古典和奇風異俗的混合體



Jean Paul Gaultier 1952424生於巴黎,

母親是富有的中產階級,父親則是勞工階級,對他影響最深的是他的祖母。

她靠替人算命為生,為人施展催眠術,玩紙牌算命,作假面具,

也為感情發生糾紛的戀人當和事佬。

在他的眼中,祖母很神秘,她的衣著舉止總是透露出無所不能的魔力,

啟發了他的豐富幻想。祖母周圍的各種客人常觸動他的靈感,

他的思緒總是隨著祖母和她的客人打轉,

因此在學校他幾乎沒有朋友,對運動也不感興趣。

14歲時,他曾經策劃迷你服裝給家人觀賞。15歲時,設計了一件附有書包的外套。

到了17歲,他將自己的設計草圖交到Pierre Cardin那兒,

最後還獲這位著名設計師聘為設計助理,於是展開了他的時裝設計生涯。

之後,他曾效力於Jean Patou,但不久便以自由身設計,

更於1976年在巴黎推出自己的首個成衣展。

 

 

他的設計理念是最基本的服裝款式,再加上“破壞”處理;也許撕毀、打結,

也許加上各種樣式的裝飾物,或者各種民族服飾的融合拼湊,充分展現誇張及詼諧,

把前衛、古典和奇風異俗混合得令人歎為觀止。

他曾說過:“什麼東西我都能設計,除了令人沉悶的正規服裝!

別想在我的作品中尋找模式,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這種怪異設計風格,在眼鏡設計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Jean Paul Gaultier的生活哲學,隨著成長而轉變。

孩童年代,他追尋完美的女性氣質;年青階段,他相信對友誼的忠誠;

了做Pierre Cardin學徒期間,他決意堅持信念,努力實踐。

到了擁有自己的品牌之後,Jean Paul Gaultier要做的,

便是突破現代男女時裝的傳統界線。

“時裝就像房子,需要翻新”。在他的世界裏,沒有什麼應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他試過分解、再造、配搭、混合等多種創作途徑。

不過,用什麼途徑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創新,以達到更新的境界。

破舊立新是他的作風,因此,在他的設計生涯當中,

他不知多少次以大膽的創作而叫時尚界譁然。

他試過將裙子穿於長褲之外,以內衣當作外衣穿,

以鐘乳石裝飾牛仔褲,以薄紗做成棉花糖般的衣服,

 總之,用變化萬千來形容他的時裝最適合不過了!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世博---台灣館設計理念

資料來源:http://www.expo2010taiwan.com/TW/about/about02.html

 

「 自然 心靈」二大要素,正是臺灣美麗寶島所具有的深層內涵。這樣的內涵源自于臺灣是中華文化的發揚者,而臺灣多元融合的文 化,更賦予中華文化創新豐富的人文內涵。新的文化力孕育新的生命力,在豐沛的二大文化海洋交融激蕩下,於臺灣大山大水中, 孕育出源源不絕的創意心靈,包括無數感恩天地的宗教心靈,樂活態度的善良心靈,追求創作的藝術心靈與不斷創新的研發心靈。 在面對臺灣之美在於大山大水中充滿著千萬個千年文化所結晶之人文心靈,臺灣之於世界的貢獻則在於「自然」與「心靈」二大力 量!



因此, 2010 上海世博會臺灣館,特引入具體代表臺灣文化心靈「放天燈」的民間節慶儀式活動,藉由天燈的祈福許願與淨化心靈的 意涵,以「山水心燈」為總體概念,向世界行銷-「因為心 臺灣而大!!」的新臺灣精神,鼓吹提倡未來「生活革命」的新城市文 明中,「回歸自然」、「回歸心靈」二大概念之彰顯。

 

 

 

興建營運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工作團隊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建築及外觀設計
‧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硬體建設工程
‧躍獅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展演內容及展示裝潢工程
‧智奧會展(上海)有限公司 - 營運管理

展館主題 山水心燈 - 自然‧心靈‧城市

展示面積 1,400平方公尺

建築高度 23.8公尺(約7層樓高)

展覽期間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

 

 




臺灣館以象徵太平洋的無邊際水池作為守護「心燈」的建築基台,以臺灣的日月潭水、鶯歌的陶土燒制的蝴蝶及玉山的原生山石為隱喻,呈現東方的五行和諧共生意義,踏上點燈檯就如同踏上臺灣寶島,共同為世界的和諧祈願,並彰顯「未來城市」中「回歸自然」生活力之展現,以得生活最大和諧之理想,並向世人表達二十一世紀之願景。



2010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山水心燈」,在外部主體形式上,呈現出多層表達的多媒體展演。通過LED「臺灣之心」球體與心燈外部,二者虛實互生的動態展演,呈現成萬蝶飛舞、海洋守護 、臺灣創意、自然永續與民間藝術的多種影像,向世界傳遞臺灣多元自然及生命圖像,並展現出日夜不同表現的多樣風情。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scovery頻道【Eco Taiwan臺灣綠生活:打造綠建築
2010臺北花博新生三館節能綠建築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發稿日期:99年03月26日
資料來源:http://www.2010taipeiexpo.tw/ct.asp?xItem=12286&ctNode=1340&mp=3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位於新生公園區內的夢想、未來及生活館,是一體設計的綠建築,以大量綠化、節能減碳為目標,並使用永續建材,成為臺灣十分難能可貴的綠建築,將帶給民眾不同於以往的多元新體驗。以「自然與人類兼容並緒」為最大建築特色,運用替代能源、保留基地老樹等理念,除了替地球降溫,也讓繁忙的民眾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氣息。

 

臺北市政府在多年前便發起綠建築的概念與規劃,以節能減碳為硬體的主要需求,展現對生態、能源的重視,邀請到已獲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最高榮譽的新北投圖書館建築單位-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知名建築師張清華,著手進行設計與執行,打造與自然生態共存的建築物,耗費多年苦心與辛勞,如今已茁壯完成!

Discovery頻道「臺灣綠生活:打造綠建築Eco Taiwan:Building Magic」更特別製作節目,專訪建築師張清華女士,深入介紹「新生三館」綠建築的設計理念,此節目將於3月27日六)晚上9點在Discovery頻道首播,剖析綠建築的美麗與奧妙,探訪全臺最美麗的屋頂。

 

 

北市最大再生能源裝置 隱形的生態建築

 

「新生三館」提供多樣性的空間層次,讓人、植物、與建築之間各得其所,張清華建築師從蘭嶼達悟族的地下屋取經,讓建築物與環境自然的融合,為保留原有基地內老樹,讓主體建築物退讓空間,整體設計以少見的曲線造型呈現,在設計上配合原有資源,盡量不犧牲任何一棵樹木,成為全北市最隱形的生態建築。
為讓人們與空間友善互動,建築師張清華刻意讓這三棟建築物不高於老樹,且費心設計公園動線,遊客可順延遊園路線走上綠屋頂觀賞飛機起降,並進行屋頂及植生牆面之綠化,創造一個對公園環境更友善而親切的展館建築。

「新生三館」運用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再生能源,是目前全北市最大的再生能源裝置;高透水磚收集屋頂及地面層雨水,設置雨水回收系統,讓水循環再利用,更進一步引進基隆河水,經過礫間淨化過濾儲集後,提供景觀植栽灌溉用水。另外,室內大面積開窗提供充足之室內自然採光,溫室屋頂採用ETFE薄膜披覆材料及LOW-E玻璃等節能隔熱材料,在引進自然光線、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紫外線之餘,也阻絕了大部分的輻射熱。

屋頂及牆面覆有綠色植栽,可減低室內溫度4至6度,並在屋頂設計通風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加上智慧型溫控系統,搭配地冷、噴霧、水牆、天窗達到輔助降溫、節能減碳的效果,透過最新綠能環保科技,展現臺灣「綠建築」與「智慧型建築」科技融合力量。目前「新生三館」已經獲得鑽石級綠建築候選證書的最高榮譽,更將進一步申請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Discovery頻道「臺灣綠生活:打造綠建築Eco Taiwan:Building Magic」節目,將於明天(3月27日,週六)晚上9點首播3月28日(日)下午2點重播,將帶領觀眾看看臺灣本地建築師,如何打造出百分百臺灣製造的綠建築,一一揭露這套「Made in Taiwan」的『規綠法則』,看這群臺灣環保鬥士如何以最低成本、透過創新技術,創造最高綠色價值,為臺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新生三館建築特色】

 

1 .國內首座智慧型節能建築(綠建築設計):屋頂採用與北京奧運游泳場館「水立方」相同的ETFE材料,為隔離紫外線的透光設計,加上地冷系統及太陽能板等設備,達到降溫效果;以礫間淨化技術引用基隆河水讓水回收使用,將成為國內首座智慧型節能建築,達到節能減碳、再生能源運用的目標。


2. 建築設計保留基地內既有老樹,故建築多處展現出曲線造型,充分展現建築的現代感與精準度,並為臺灣少見之曲線造型公共綠建築。


3. 屋頂層覆土植栽降低室內溫度,同時達到綠化美化的功效,使展館與園區自然景觀融合。

 

 

 

【新生三館節能減碳設施】

1. 未來、生活館:

太陽能光電版,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容量95.76KW,預估約可產生55050.03KWH/YEAR再生能源,如以每戶一般小家庭夏季每月電量421度計算,約可提供131戶用電量,相當於減少排放35012 KG CO2e。

 


2. 未來、生活館:

使用高透水磚,規劃雨水收集系統,收集容量為1198m3。1198000公升。

 


3. 未來、生活館:

由地冷空調系統引入外氣,替代傳統空調系統,來達到降低室內溫度效果。

 


4. 夢想館:

太陽能光電板,容量112.436KW,預估約可產生64636.65KWH/YEAR再生能源,如以每戶一般小家庭夏季每月電量421度計算,約可提供154戶用電量,相當於減少排放41109 KG CO2e。

 


5. 夢想館:

用高透水磚,規劃雨水收集系統,收集容量為434m3,434000

公升。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台北奔牛節

    

「2009台北奔牛節」為全球最大公共藝術展示活動,首次在亞洲大規模辦理。我們來看看何謂「奔牛節」吧!

「奔牛節」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藝術交流,從最早1998年於蘇黎士所創、1999年美國芝加哥(Chicago)、2000年的紐約(New York),到2001年的美國堪薩斯市(Kansas City)及2002年的休斯頓(Houston),奔牛節一直在進化中,不只在造型牛的尺寸,也在創意與藝術的品質。因為對創作者來說,過去所累積的牛造型創作也使得創作挑戰也愈來愈大。當然,每個地區或城市的在地藝術家們也會受到在地文化的影響,使的牛造型創作的詮釋而因此不同,這也是奔牛節在全球各地都能引起話題與風潮的關鍵。到2007為止,全球已有60餘個城市舉辦過奔牛節活動,台北將是第65個奔牛城市。

奔牛節要表達的並不是抽象摸不著邊際的藝術創作,而是能最接近民眾的公共藝術,是屬於大家的藝術。創作者完成造型牛的創作之後,將會以公共的方式進行展覽,也會進行公開拍賣,拍賣的結果與收入也將成為慈善費用的用途。

你看見牛了嗎?

奔牛到台灣 藝術+商業可更細緻

可以再牛一點的台北奔牛節

網址http://www.cowparade-taipei.com/cowparade/main.do

 

亞洲地區首次舉辦

已在國外60多個城市舉辦的CowParade公共藝術活動,明年1月至3月在台北登場,名為「台北奔牛節」,這是亞洲地區首次舉辦,預計有200隻「藝術牛」參展。

主辦單位要呈現台灣豐富的藝術特色,以「多元」及「參與」2項原則,廣邀藝術家團體創作,並開放民眾參與,5月底舉辦「人人都是藝術家」徵選,全國共有15件作品入圍,陳世政的「水牛翻身」也獲青睞。

陳世政創作的「水牛翻身」,是1隻仰躺、四腳朝天的水牛,前腳拿著竹竿轉碟子、後腳蹬著大水缸,模仿民間雜耍特技,逗趣的模樣卻意義深遠,要表達現代水牛「渴望翻身」。

他說,早期農村社會,水牛是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但隨著科技發達,農耕機器取代了水牛的勞動力,人們也幾乎忘了牠的存在;為了討好人們,水牛只好勤練雜耍特技,想讓人類另眼相看,希望再受重視,渴望有「翻身」的機會。

傳達人與自然共處省思

陳世政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應是同生共運,彼此友好協調、和睦相處,人的生命很脆弱,如果不能與動植物及自然界和平共存,大自然常會無情反撲,希望藉由「水牛翻身」來傳達人類與自然生態界共處的省思。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21/today-north11.htm

陳世政的「水牛翻身」將參加台北奔牛節。(記者彭健禮攝)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能減碳 環保生活美學-再生紙創作

再生紙是利用從各地回收的舊報紙,或使用過的紙製品,如影印紙、宣傳單...等,重新處理成紙漿後,再製造出來的紙類用品。

 

使用再生紙的目的

每天報紙、傳單一大堆,紙箱、紙盒用一次就報廢,實在很浪費!紙的來源是植物,要好好珍惜。如果不加以回收,森林就會很快被砍伐怠盡。如果多多使用再生紙,就可以減少森林的砍伐,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使大地常青,綠水長流。

 

廢紙的再生過程
1.紙張打散,溶解成紙漿。

2.把雜質過濾乾淨

3.脫色和脫墨

4.乾燥

5.製成再生紙漿

 

 

 

稀奇,不可思議的環保家具!   

 

  在環保意識襲捲全球的今日,節能、資源再利用成為時尚,

各式各樣的環保創意設計也應運而生,所以現在政府、環境保護

局鼓勵社會大眾善用現有資源,傳達綠色再生環保家具的概念,

並提倡減量包裝與環保材質的包裝紙、包裝袋。

  這次在綠色產品設計競賽以家具做為創作主題,設計出符合

綠色設計「減少原物料、節省能資源、低污染、可回收再利用」

的原則,且可供大眾運用於日常生活的綠色創意家具。

 

★三圓色 :

                  

  亮眼的紅、黃、藍組成的「三圓色」獲得此次競賽第一名。多

用途的「三圓色」平放時可以當椅子使用,中空的設計讓「三圓色

」也成為儲藏箱,內部可放置雜物。不用的時候,可單純做為家中

擺設使用或堆疊收納,不佔空間。此外,作品以圓角組合而成,還

能減低使用時的危險性,而彩色的蓋子尺寸相同,可任意組合替換

,趣味十足。   「三圓色」作者萬欣亭和劉映辰表示,「三圓

色」以玉米澱粉和電腦主機外殼等熱塑性回收塑膠創作。由於一般

普通塑料經過百年甚至千年都不會腐爛,但是以玉米為原料的樹脂

卻可以在商業肥料作用下,最快12周即分解,或是通過燃燒、生化

分解和昆蟲喫食等方式處理,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而熱塑性塑膠在

常溫下通常為顆粒狀,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會變成熔融的狀態,冷卻

後則固化成型,若再次加熱則又會變成熔融的狀態,可進行再次塑

化成型。因此,熱塑性塑膠可重覆回收再利用,也有所謂的「二次

料」之稱。

 

 

★衣架/書架/置物架再生紙家具

                    

  鄭少谷創作的「衣架/書架/置物架再生紙家具」利用回收再生

的AB楞瓦楞紙設計而成,是本次競賽的第二名作品。任職於包裝設

計公司的鄭少谷表示,他長年致力於再生資源、再利用環保紙製品設

計工作,不斷鑽研包裝材料與生活結合,希望利用再生紙材取代現代

生活上複雜且具污染性的產品材料,達到減廢、減量、再利用及省成

本的目的。

  「衣架/書架/置物架再生紙家具」的組成不需要任何協助物件

或黏劑固定,每片再生紙完全以卡榫組合而成,成形之後,形成一座

衣架兼書架、置物架等多用途的紙家具。搬運時,可拆卸平放,不佔

空間,取代市面上塑膠、木材或鐵製的家具,不但可以節省材料資源

、家具擺放空間,也可以減少家庭購買家具開銷,推廣綠色環保,美

化家庭。

 

 

★行.旅管:

 

                  

  同樣以瓦楞紙為創作素材的「行.旅管」是第三名作品,作者施

唯淵以蒲公英的分離、叢聚遷移發想,創作出可攜帶、落地組裝的紙

家具。「行.旅管」的一圈圈紙管可相互疊納,歇腳時則搖身變成輕

便的小椅子。施唯淵表示,瓦楞紙管的設計具有攜帶便利及可回收再

生的特性,並且成本低、可扁平化、收納方便,可達到綠色設計的永

續經營。他認為「行.旅管」適合運用在戶外展覽場合,由於戶外展

覽活動有時需使用小椅子,而這項作品輕巧可回收,又可在表面印刷

活動訊息,讓環保小椅子更具價值。

 

 

★On my mind生活自己決定 :

                 

  「On my mind生活自己決定」則是佳作作品,莊鎮戎、莊鎮陽、

鄭淑貞三人協力,以彎曲木板、紙板和玻璃創作出可當茶几、椅子、

書架的多功能室內家具。作品採用簡便的組構方式,以簡單的兩片夾

板互相交錯,拆解便利、迅速。交錯的弧形設計創造出有趣的收納空

間,達到美觀與實用平衡的需求,多功能的設計理念可以減少物質的

浪費,桌子不只是桌子,椅子也不再只是椅子,多重使用方式更增添

生活樂趣。

 

 

--圖文引用自 臺北市社區環保服務團 --

 

再生紙製作步驟

代 號 工 作 步 驟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準備不用的廢棄紙張,如報紙、廣告單.....等。

將用具依序排好【果汁機→盛水容器→紙漿木框→

壓除板→毛巾或抹布→操作板上放置毛巾及棉布→

熨斗及熨斗架→刮匙和磨光鏡片→剪刀和美工剪刀

→濾網和水桶。

把紙撕成碎片放入果汁機中。

果汁機中盛水約三分之一,蓋上頂蓋,用手壓住。

將果汁機的開關轉成中速打碎,時間約2分鐘將碎片打

成紙漿。

將盛水容器裝1/2(以上)的水,再倒入果汁機內的紙漿

用手均勻攪拌後,取拿紙漿木框放入盛水容器中平穩地

上下左右搖動並緩緩撈起紙漿水。

保持紙漿木框水平,待水滴乾後(用手刀壓水),即紙漿

木框不會有水滴流出,再移至毛巾鋪放區。

將紙漿木框平穩的放置在毛巾上,按壓2-3次。

把壓除板放入木框中,更換一條乾毛巾鋪於木框下。

雙手按壓壓除板儘量將水分壓乾。

移開壓除板,用刮匙將再生紙先自邊緣掀開一角。

用雙手的姆指及食指輕捏掀開的紙,再慢慢地把再生紙

撕下來。

把再生紙放在棉布上。

用熨斗將再生紙的水分熨乾並加以熨平。

使用美工剪刀及剪刀將再生紙剪成適當大小,並予修邊

將容器中剩餘的紙漿水倒入濾網中,並以水桶盛接。

 

資料來源:http://activity.pts.org.tw/pts/followme/ShowProgram.aspx?Num=1121

 

教學設計:

各位小朋友,今天的單元主題是再生紙的製作,你(妳)們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紙類的世界」吧!!!



(一)紙器時代的來臨

 
紙的用途相當廣泛,舉凡食衣住行皆離不開它,在各種大大小小的場合中也經常出現它的身影,例如餐廳、家庭、企業等。紙製品琳瑯滿目,舉凡書籍、影印紙、包裝盒等都是紙做成的,紙的功能及運用的層面越來越廣,可以說是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了。紙由於具備有材質輕盈、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回收重複利用的特性,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比起塑膠品,紙製品更具有「低污染、省資源、可回收」的環保觀念,而大量地取代了各種的塑膠製品,這情形正說明著,紙器時代已經來臨了。那麼現在我們來做個小小的活動,看看你(妳)們的四周,請每組收集5種紙製品,並於下列表格中,寫出所收集的紙製品名稱、用途及回收的步驟。

 

紙製品名稱

用途

回收方法

 

 

 

 

 

 

 

 

 

 

 

 

 

 

 







 

 

 

 

動動腦,再想想看,還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紙製品呢?
請寫下來,待會兒我們將會有個紙製品回收法有獎徵答活動,有豐富的獎品ㄡ!(若聽見其他朋友的說明,也請一起寫下來)
  

(二)回收紙製品 — 拯救森林資源

 


隨著製紙技術的進步,使得紙製品具有輕盈、廉價、耐久存的使用方便性,造就了大量的紙製品取代了原來的塑膠製品,這種現象固然是符合環保的需求,但如此一來,勢必得砍伐大量原木,後果將是危害森林,影響生態環境。根據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的統計資料指出,每製造一公噸紙張(約相當於五千份報紙)須消耗二十棵高度八公尺、樹徑十六公分的原木,每棵樹要長到如此,平均約需二十年到四十年的時間,砍伐原始森林將可能造成生態環境難以回復的破壞。因此,在大片森林遭砍伐之後,紙製品在「紙器時代」所扮演的角色也會無形加重。

而事實上,台灣目前的紙製品中,利用回收紙所做的器具就佔不少部分。該基金會指出,光是紙容器使用於飲料容器市場上,台灣現今已達每年九千公噸,折合約三點八億個。而紙餐盒的製造量上,每年就將近四萬公噸,折合約十二點八億個,而這些絕大部份都是利用回收紙做成的。至於衛生紙、小文具及書寫用紙,大部份都有再生紙的成份。這個情形最具體的直接效益就是使全球無數的樹木免於砍伐的命運。因此該基金會認為,使用回收紙製品第一個好處就是拯救森林資源。

其次,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指出,再生紙的製造對環境的衝擊,相對於原木紙漿來得更小。根據統計,使用廢紙來造紙比用原木紙漿可以減少百分之七十五的空氣污染、百分之三十五的水污染、百分之六十的用水,與百分之四十的能源消耗,並可減少大量的廢棄物。因此,紙類的回收再生確實是符合當代環保需求。

再生紙的製造必須比原木紙漿多一道脫墨的加工,因此價格比原木紙漿做的紙類貴上百分之十。但基於上述保護森林,以及減少污染的兩個因素下,再生紙仍然有值得推廣的必要。在原木供應逐漸困難的今天,再生紙便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替代方案。廢紙再生不單僅是資源回收的意義,同時具有節省水資源與能源消耗,以及減少廢棄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對環境衝擊較小的正面效應。在台灣,以廢紙為原料製漿,在十年前就已高達75%,而每年回收的廢紙,也達當年產量的56%左右,但是廢紙回收並不能無限地循環,紙漿的品質會隨回收次數而降低,同時再生紙漿的利用有其極限,必須添加45%以上的原生紙漿,若超過這個限界易造成產品品質低下或製造流程的問題;理想的用紙是適材適用,對不同的用紙有不同的品質要求,而非一味地追求高品質、高白度,才是切合環保的用紙態度。

日常生活中用到紙的地方非常多,從衛生紙到文具用品,甚至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都可以用回收紙製造。因此,目前紙製品的發展潛力相當大,只要創造力豐富,善於生活DIY,一事一物都可以隨手而出,如紙菜藍就是創意下的產物。因此,在這一股環保的潮流下,紙製品未來將取代塑膠物,成為新一波的生活主流。

 

 

(三)蔡倫造紙

紙的前身

造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雖然在蔡倫造紙前,「紙」已經存在,但若不是造價昂貴的蠶絲就是極為粗造的麻纖維,這些都是無法大量生產及廣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在獸骨、龜甲、木簡、竹簡、青銅器上作紀錄不在少數。到春秋戰國時代,紀錄多為竹簡、木簡,一片並不能紀錄多少字,所以需用許多竹片再用皮革條之類串編起來。無論是竹簡或是木簡,讀書人旅行時就必須以車子來載運這些笨重的"古書",因此到現在我們仍稱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學富五車」,就是由此而來。

蔡倫與紙
蔡倫,字敬仲,東漢貴陽縣人。早在蔡倫造紙前,當時婦女將蠶繭煮熟後,放在蓆子上就浸到河水裏去,用棍子搗爛成絲綿,起下絲綿後將簾子曬乾,蠶繭殘餘的纖維就成一片紙。這對蔡倫而言是非常好的啟示,他開始嚐試用就便宜的材料造紙。

他造紙的方法是,將樹皮、破布、廢漁網等原料搗爛成漿狀物,在將漿狀物平舖在細簾子上,漏去水分後,留在細簾子上的薄片纖維便成為紙張。因為他造出的紙輕盈、廉價、耐久存,為人們所歡迎。由此看來蔡倫並不是一個紙的發明者,但它是紙的改進者,一位偉大的改進者。

蔡倫將此一重大的發明於元興元年(105年)上報朝廷,漢和帝非常稱讚他的才能,並通令天下採用。後來,蔡倫被封為「龍亭侯」,人們就將他發明的紙稱為「蔡侯紙」。


(四)再生紙的製作

 


1. 準備器材

 


    報紙、竹葉、花瓣、乾燥花材、果汁機x1、抄紙框x 11、大型方盆x 6、抹布x 16、電熨斗x 5、膠水x 5



2. 製作紙漿

 


    先於活動前一天,將報紙先泡水,待其鬆軟。
    將報紙撕碎,以紙水1:2的比例,倒入果汁機中打成糊狀紙漿。打漿時可加入剪碎的竹葉或加入花瓣及綠色的檸檬薄
    皮。
    將紙漿倒入方形盆中,加與紙漿等量的水稀釋攪均。



3. 再生紙製作解說

 


 分組活動(10人一組),每組由2位同學負責。
 將抄紙框斜放入紙漿中,輕輕搖動,讓紙漿平鋪於抄紙框中,緩慢將抄紙框拿起。
 將抄紙框貼於乾報紙上,利用乾抹布擦拭抄紙框背面,可將再生紙轉貼於報紙上。
 此時可在再生紙上加入一些花瓣作為裝飾,於再生紙上覆蓋一張乾報紙,利用電熨斗將再生紙的水分蒸乾後,即可完
     成一張漂亮的再生紙了。
 再生紙製作比賽
     依再生紙厚薄程度及美觀加以評分



4. 注意事項


使用電熨斗應小心,避免燙傷。



(五)多使用再生紙


國內每月兩萬餘噸的模造紙市場,若以再生紙取代,相當於每個月少砍四十萬棵樹,一年下來可拯救四百八十萬棵樹木。


使用再生紙的意義

一般我們將紙類分成原生紙與再生紙兩類。原生紙係以原生木漿為原料。使用再生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資源循環再利用,避免森林被大量砍伐,而致匱乏。一般我們將紙類分成原生紙與再生紙兩類。原生紙係以原生木漿為原料。使用再生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資源循環再利用,避免森林被大量砍伐,而致匱乏。

節約紙資源


一張紙最少應該回收兩次是紙資源最理想的處理方式:紙張在印製書籍後,可做第一次回收再印製為書籍、稿紙及便條紙;第二次回收之後,才製成衛生紙,用完即可以掩埋方式處理,轉化為土壤的肥料。

 

大家應該知道的


 製造再生紙的過程可減少六倍的用水量
 西德已採用再生紙做為電腦報表紙,比例達37.1%
 美國政府立法規定新聞用紙、化妝面紙須摻入一定比例的再生紙。
 日本東京都政府下令,所有影印用紙一律使用再生紙。
 台灣的再生紙使用目前偏重於工廠用途,如瓦楞紙箱和一般的外殼包裝。
 台灣一年的廢紙進口量達一百二十五萬噸,高居世界第二位。可見國內紙品用量之鉅,亦可見國內廢紙回收系統的建立仍有待加強。

你我都可以做的


 多利用再生紙,選購再生紙製的紙品。
 做好身邊廢紙回收的收集工作。

(六)再生紙成果展示


相信大家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對於再生紙的製作都已經相當了解,也已經完成一張張漂亮的再生紙了,你(妳)們可以將自已親手作的再生紙,貼於下面方框中,展示給你(妳)的家人及好朋友看,順便也將再生紙製作的意義說給他們聽喔!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原民「創造之地」 巴克力藍藝術村誕生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2009/05/26
【文、圖/特約作家賈亦珍】

 

 
幾年前有4個女生坐在石梯坪的一個小屋前院,喝著小酒唱歌聊天,看著四周廢棄的田裡孤零零的「打亂」(也就是工寮),她們想:「如果這些打亂改成藝術家的工作室,石梯坪變成藝術家的聚落,豈不很棒!」

 

4個女生潘小雪、林鳯美、王力之及李姮憓酒酣耳熱中作的夢,昨天也在巴克力藍藝術村的開幕典禮中圓了,4個女生也是喝著小酒,她們醉了,不是醉在小米酒,而是醉在圓夢的歡愉中。

 

從打亂聯想到藝術村,怎麼會這樣?王力之說:「在原住民文化裡,工寮是很浪漫的地方,因為它是年輕夫婦親熱之地。」早期原住民都是一大家子住一通鋪,新婚夫婦不可能在一家子面前親熱,當然只有躲到工寮裡了。

 

 
也就是這樣,工寮被原住民認為是創造之地(創造生命),4個女生就把它延伸聯想為藝術家創作之地了。

 

這個藝術家的聚落取名為巴克力藍是有深意的。

 

巴克力藍是花蓮豐濱鄉港口村的海岸到深海間的一個場域,阿美族的每個男人都要通過巴克力藍的試煉,游過巴克力藍,才能成為勇士,它是勇士的獵場及競技場。

 

對巴克力藍,阿美族充滿了敬畏,部落裡流傳著一首歌謠:「不是勇士,你不會到巴克力藍,因為你沒有勇氣;不是獵人,你不會到巴克力藍,因為你沒有智慧;不是施者,你不會到巴克力藍,因為你沒有愛;巴克力藍是一個表現勇氣、提升智慧及充滿愛的地方。」

 

今年2月巴克力藍正式動工,由外地藝術家吳彥宏、邱竣傑及在地藝術家伊佑‧安查、伊佑‧噶照、噶林以3個月的時間完成,主要的部分是馬拉道藝廊、兩個提供駐村藝術家居住的房間,分別取名為咭喀咭喀及喵得喵得,還有一個取名為米馬岸的藝術家交誼廳,以及姨娜魚攤。

 

 
藝廊以馬拉道來命名,是因為它是阿美族神話中的創造之神,能創造許多可能、釋放可能的奇蹟、創造神秘的天堂。

 

巴克力藍成立後的第一個展覽「愛土地計畫-MAOLAH KAKO KISONAN」從昨天開始,將展至6月30日,裡頭都是原住民年輕雕塑家的作品,呈現的是原住民與土地之間最直接的關係,他們也辦了一個信件回流的活動,只要認同這片土地的人,都可以把展場的明信片帶回去,再寄回到巴克力藍。

 

 

bear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